北京破获电话推销诈骗大案抓获嫌犯601名

你在这里

北京破获电话推销诈骗大案抓获嫌犯601名

2009年04月08日16:30 京报网—北京日报 侯莎莎 

 

北京市警方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开通报了近日破获的一起电话推销诈骗大案。此案中,警方一举打掉利用电话推销手段进行诈骗的20个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601名,收缴用于诈骗的劣质手机、手表和假金币等物品4万余件。

 

据警方初步统计,该案涉案价值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据了解,这是国内警方首次对电话推销诈骗集中大规模打击。警方表示,下一步,将对网络及短信犯罪展开全面打击,设置网警每天从网上获取犯罪线索。据悉,仅今年1月份,短信等远程诈骗案就已使市民损失近1亿元。

 

市工商局接到1200起投诉

 

电话购物本来是一种便捷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订购商品,商家也可以通过电话推销产品,行业俗称“电购”。但有不法分子从中钻研出“生财”之道。

 

近期,市工商局接到1200余件外地消费者申诉,反映电话购物时上当受骗。消费者订购了名牌手机、高档手表、最新数码产品,结果收到的却是假保健品、假血糖仪、用一天就掉了表针的假劳力士手表、制作粗糙的山寨机、根本无法使用的电子垃圾,甚至连收藏版纪念人民币也是假的。

 

家住东北的周先生,花3019元购买了一台车载导航仪,结果收到的是一个用于储存食物的迷你冷暖箱,令人啼笑皆非。而且冷暖箱的网上报价不过才一二百元。赵先生的损失更大,他花6980元购买了一款“功能强大”的手机,收到货物后发现,根本开不了机,而且对方承诺赠送的牛年彩色银条也是制作粗糙的铁片。还有消费者购买了诺基亚N98手机,收到的竟是手机模型,“NOKIA”的标志都被错印成了“NCKIA”,电池和充电器也是假的。

 

骗子惯用“北京号码”

 

这些电购“公司”使用的电话显示为北京号段的座机,但其实都是网络虚拟号码,消费者根本无法知道真实的拨打地址,出现问题想投诉时,才发现销售商子虚乌有。

 

本市警方经过三个月的缜密侦查,于3月26日在全市开展统一行动,出动500名警力,在市工商局大力配合下,一举打掉了分布在本市朝阳、海淀、丰台和昌平等区的16个犯罪团伙,清查库房2处,查获作案用的电脑400余台,收缴劣质手机、手表和假金币等物品3万余件。北京易得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恒荣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信安富通物流公司和富士通物流公司的487名违法犯罪嫌疑人落网。

 

后公安机关继续工作,于3月26日和27日,打掉同类犯罪团伙4个,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4名。现97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152人被治安拘留。

 

警方在其中一家物流公司的发货清单中看到,仅去年10月到12月间,他们就发货4万余件,价值5500余万元。

 

昨天,市公安局联合工商等部门对收缴的伪劣手机、手表、假金币等赃物进行集中展示。

 

本报记者饶强

 

人手一本“话术剧本”

 

“您好!是×××先生/女士吧?您以前参加过我们的电视购物,是老会员了。今天我们有回馈活动,您已经有2000积分,可以抵作2000元,所以你只需要花1380元就能得到一块劳力士金表,而且我们还会赠送您一部价值1380元的索爱商务手机。”

 

警方在查处位于海淀区的一家非法“电购”公司时发现,不大的房间里摆放着20个坐席,每个坐席配有一部电话,销售人员几乎人手一本“话术”,照着上面的要领打电话,一步步让消费者落入他们精心设好的圈套。

 

所谓“话术”,就是公司给话务员提供的打电话时的“剧本”。记者从警方查抄的“话术”中看到,既有电子版的打印件,也有话务员根据实际经验改过的手写版。

 

话务员每月薪金主要包括底薪+推销价值的2%至10%的提成;有的公司未设底薪,话务员按推销价值的20%至30%拿提成。

 

“货到付款”猫腻多

 

据调查,大部分的“电购”公司都挂靠在专门的包装公司名下。由包装公司与邮政部门签订投递合同,并通过邮政部门“代收货款”。也就是说,消费者实际接触到的是邮政速递人员,并非销售厂家的人。

 

而且,虽说是“货到付款”,但根据邮政速递的规定,收件人必须先向速递员交款,才能打开包裹、查看邮件,发现质量、规格有问题,收件人必须自行联系销售厂家。

 

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曹中生表示,市工商局已向邮政部门发出建议,“货到付款”模式应改为“先验货后付款”,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种渠道购买消费者信息

 

“他清楚地说出了我去年年底在网上买东西的信息,我以为对方是正规厂商的工作人员呢。”一位上当的事主说。

 

警方分析,消费者之所以轻信了骗子的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信息泄露。不法分子掌握了公民的通讯方式、家庭住址,以及购买过哪类商品等信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民警介绍,骗子公司获得这些信息主要有三种途径:向专门从事信息收集行业的公司购买;从售楼、售车、保险行业处购买;团伙之间互相买卖。

 

非法“电购”公司惯用伎俩

 

1、虚构厂家销售代表或电视购物公司客服身份,推销所谓功能强大的新款名牌手机,将功能说得天花乱坠,并用所谓直销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

 

2、虚构消费者中奖了等事实,欺骗消费者有机会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产品。

 

3、宣称以旧换新,用掌握到的消费者曾经购买某些电子产品的信息,欺骗消费者可以用补足差额价的方式,买到公司新推出的产品。

 

4、采用“问题手机召回”引诱消费者上当,“电购”人员以厂家售后服务人员身份向消费者谎称,其曾经购买过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公司在召回手机的同时,为弥补消费者损失,可以享受半价购买新手机的服务。

 

5、以“发货错误”为由,引诱消费者二次受骗。

 

“电购”公司使用各种方式引诱消费者订购商品、支付货款,发现收到的商品不符后,消费者电话询问“电购”公司时,“电购”公司的话务员称是“发货错误”,并提出可以重新发货并补偿消费者的损失,但消费者必须仍然按照“货到付款”的方式支付一部分货款,才能收到重新寄去的产品及退款,由此让消费者再次上当。

 

而当消费者再次投诉时,要么发现“电购”公司电话无人接听,要么被推脱需要找原销售代表解决,而这个代表已经离职,要么让你找公司领导,而领导出差了等等,总之交给“电购”公司的钱休想再要回来,而有的消费者居然被这样连续诈骗三次。

 

6、冒充“家电下乡”商品,骗取消费者信任。

 

警方在调查中还发现其中一家“电购”公司,已经开始以“家电下乡”的名义欺骗农村消费者,声称所推销的是家电下乡指定商品,消费者订购后可凭借“电购”发票从当地有关部门拿到补贴。

 

这种骗术如不及时打掉,将极大损害农村消费者利益,也会损害“家电下乡”这一惠民工程形象。

分类导航

 
Purus ipsum, ac elementum libero. Nam sem purus, blandit sed malesuada nec, consectetur sed neque. Cras iaculis quam in elit dapibus sed volutpat. Pellentesque ipsum tellus.
Purus ipsum, ac elementum libero. Nam sem purus, blandit sed malesuada nec, consectetur sed neque. Cras iaculis quam in elit dapibus sed volutpat. Pellentesque ipsum tellus.

律师名片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邱国开律师,系本站主编,在司法机关从事过侦查和公诉工作数年,现执业于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长期专注于刑事辩护、合同法、公司法的研究,成功代理过大量案件,服务领域包括刑事辩护、民商事案件代理、企业规章制度设计、合同文本的起草、公司法律顾问等。

电话/微信:15026491946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365号5号楼10B座

以下为律师微信二维码

weixin

 

 

 

 


Tel:15026491946 QQ:47730654 Email:plato741@163.com

苏ICP备11080979号-7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1197

本站版权归fnlvshi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转载之资源,均为学习研究之目的,如若涉及版权,请联系站长审核后删除